
藝術家生平介紹
20世紀藝術頑童:凱斯哈林(Keith Haring,1958-1990)被視為紐約街頭塗鴉代表性人物之一,其運用簡單線條和鮮明顏色來表達內心想法,明亮活潑的普普作品風格獨樹一格,具有高度辨識性,至今仍廣為人知。凱斯哈林透過創作傳遞對世界的關懷、兒童福利的重視以及對喚起人們對社會議題的關心。凱斯哈林畢生創作量驚人,特別在1980年代哈林走入紐約地鐵,尋找廣告海報刊登板,並以白色粉筆勾勒簡單的粗線條圖案,其產量一天最高可創作40件作品。凱斯哈林創作時極少擬草稿,圖像透過大腦傳遞再由畫筆呈現,信手拈來的創作方式也讓大眾為之驚艷。
本次「普普.塗鴉 凱斯哈林特展 Keith Haring: Multiplexism」將展出日本中村凱斯.哈林美術館 (Nakamura Keith Haring Collection)所珍藏的133件凱斯哈林作品,包含畫作、雕塑、海報以及數件1980年代凱斯哈林在地鐵中的塗鴉作品。其中更將展出凱斯哈林最為人所知的〈圖像系列〉(Icon,1990),包含〈閃耀嬰兒〉(Radiant baby)、〈天使〉(Angel)。另外更於展場播放記錄片『凱斯哈林的奇幻世界(The Universe of Keith Haring,2008)』,本紀錄片片長52分鐘,於展場放映室每小時播放一次。讓民眾能夠透過影像更加進一步了解這位塗鴉奇才。凱斯哈林曾說過:「藝術為眾人存在。」本展透過全面且多元的方式,引領民眾走入凱斯哈林的世界,並去探索其作品背後所蘊含的意義。

〈地鐵塗鴉〉(Subway drawing, 1981-1983)
在1980年,凱斯哈林開始有了用白色粉筆在地鐵海報牆上塗鴉的想法。從1980年到1986年間,哈林搭乘紐約地鐵到處創作,一天最高紀錄可以畫出40件作品。他試著透過這樣的方式與大眾溝通,沒有階級、種族及性別之分。

〈安迪老鼠〉(Andy mouse, 1986)
Andy Mouse一系列共4件作品,此系列作品結合哈林小時候最喜歡的卡通角色:米老鼠;同時,也被認為是向普普教父─安迪沃荷 (Andy Warhol)致敬的作品。

〈沉默=死亡〉(Silence = death, 1989)
倒轉的粉紅色三角形在納粹時代的拘留營中被用來當成分類同性戀者的標誌,此圖是被視為同志自由的代表圖案,也時常被運用在同志運動中。此作品中小人圖案做出掩耳、掩眼、掩嘴動作,表達社會對愛滋病的無視。

〈跳舞仨人〉(Three dancing figure, 1989)
凱斯哈林曾在他的日記提到:「我認為公共藝術雕塑應正面、積極地改變我們對環境的認知。人喜歡藉由攀爬、坐、觸摸、移動等與雕塑互動。就我而言,最有效的公共雕塑具備視覺以及身體娛樂的功能。我認為公共藝術(除非具有特定政治或意識形態的訊息)應使人感到舒適,增添環境的趣味。這些雕塑被設計來玩……某種「大人版」的遊樂場。」Haring除了畫作的創作外,同時也展現他在雕塑上的天份,此雕塑運用豐富鮮豔色彩及跳舞的姿態傳遞給觀者快樂的訊息。